央廣網北京10月30日消息(記者 滿朝旭)據中國之聲《央廣新聞》報道,國家質檢總局今日(30日)舉行“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提升行動”啟動儀式。“雙十一”即將來臨,管理機構將采取措施提升電商的產品質量。
儀式上,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啟動了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公共服務平臺。平臺將會發(fā)布部分電子商務的質量監(jiān)督抽查信息,向廣大消費者作出消費預警,還為電子商務平臺提供標準(分配)認證信息、組織機構代碼、工業(yè)產品生產許可證和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風險檢測結果等權威查詢信息。
此外,啟動儀式上質檢總局還公布了2014年兒童玩具等14種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國家監(jiān)督專項的抽查結果,結果顯示,我國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亟待提高,總體抽查合格率僅為73.9%,而14種產品中有7種產品不合格檢出率超過了30%。主要問題如,小家電、毛絨布制玩具產品安全隱患較多。移動式插座、電水壺、電吹風、室內家電系統(tǒng)4種小家電共有21批次不合格,不合格率為20%,其中95.2%的不合格產品都存在質量安全隱患。服裝類產品成份含量不足的情況非常嚴重,抽查的共213個服裝類產品批次里,檢測發(fā)現不合格產品有61批次,其中43批次存在成份含量不實的情況。毛絨布制玩具的產品不合格率高達40%,鞋類產品和背包的物理機械性能不合格現象非常突出。
另外,產品標志標注不規(guī)范現象也很嚴重。產品追溯過程中,25家企業(yè)實際地址與標注的地址不一致,13家企業(yè)的實際名稱與標注的名稱不一致,16家企業(yè)標注的聯(lián)系方式根本就不存在。這種情況給樣品和結果確認的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影響,追溯過程中,還有三家企業(yè)聲稱產品被假冒。六家企業(yè)生產的批次產品涉嫌未被強制,即沒有3C認證。